爱心助农微商平台利润大吗(爱心助农商家新欺诈手段曝光);
爱心助农正在变质?
帮帮农民、血本无归、谁来救救他们……
不论在微博还是朋友圈,我们经常都会看到这样的内容,xx地区农民种的xxx作物(一般是水果),用得词汇则往往极为煽情,“果农心急如焚”“帮帮我们”“每次转发都是一次义举”如果再来几张年迈老农民面色忧虑的图片,往往都会产生很大的www.zaotuan.com.cn效果。
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滞销水果、滞销蔬菜、滞销大米甚至滞销铁锅和手编竹筐的时候,我们不禁怀疑这些东西是真的滞销还是有意而为的营销手段?
近日,北京青年报发表的《警惕虚假“爱心助农”伤爱心又伤农》揭开了事情的真相,网上许多的所谓“爱心助农”行动都是打着公益旗号的恶意营销行为!
甚至一些滞销商品上用来打“悲情牌”的老大爷,其本人在得知自己的肖像被用来做各种“爱心助农”项目之后表示很难受也很无奈:“我老汉老实巴交一辈子,一张相片怎么就被人当了广告了?”
于是,有网上大V就表示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滥用他人形象进行营销行为,这是对个人肖像权的侵犯,是本质就是违法的!
新京报在《“水果滞销”骗局:抬高公众信任成本》一文中更是不客气地之初利用互联网博取网民同情,搞销售就是一种骗局!这不是营销,而是诈骗!这种虚假宣传的盛行也是由于某些电商平台的纵容,后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更需要电商平台负起排查责任。
靠消费者爱心助农有必要吗?
事实上,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农产品滞销或是热销都是市场因素决定的,这就像是开店做生意一样,是亏是赚全靠自己的能耐或者运气,难道有人在小区附近开个小卖部亏了本小区居民就应该都去他家买东西帮他扭亏为盈?
没有这个义务啊!
之所以“爱心助农”的骗局能够屡屡得手,主要还是源自大家对于中国农民辛劳、憨厚形象的认可!中国农民辛苦这谁都知道,能帮上忙当然是好事一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有不少电商、个人、甚至营销号都在利用这种对农民的爱心大肆捞钱。
比如山东某地苹果滞销,某大型电商试图发起助农义卖来帮助果农,这原本是好事,可结果却成了三输的局面!一些无良商家开始大肆得知活动计划后,立刻大肆收购苹果,导致电商平台不得不从他们手里买“二手果”而商家则乘机坐地起价,甚至在苹果里混入大量烂果,狠狠发了一笔横财!
而这些烂苹果最终遭到消费者的差评、退货,电商平台损失惨重!
这一场活动下来,果农本身也没赚到什么钱,电商平台亏了老本还背了黑锅,消费者则买了一堆烂苹果暗气暗憋!最后赚大钱的反而成了那些不法商贩。
这种情况在爱心助农的项目中屡见不鲜,从广东徐闻的“菠萝事件”到前一阵的砀山梨,其中都有着这些无良炒作商家的身影。
无良商家的生意
甚至这种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恶意营销的手段,一些组织和个人甚至专门从事这个行当,从炒作到销售一条龙服务!
从网上暗访的记者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渠道商有着明确的产业链,并且“大胆”承诺只要不是积压太严重,一周就能全卖光!这其中涉及多少渠道,多少利益我们不得而知,但想到自己的爱心,真正劳作的农民都成为了他们的生财环节,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在他们口中,不上当的人们甚至成了“很精很坏”……
事实上,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从小农经济向高科技农业经济体系转型,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但随着农业人口文化水平的提升和国家相关扶持力度的加大,这些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农民种什么,是其自我选择,市场需要什么是消费者决定的市场动向,这二者出现背离,并且造成一方损失,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市场波动么?有能力,有头脑的农民自然会根据市场波动去进行项目条件,压根不需要我们用这种方式去给予帮助,而且也不会老打这种悲情牌!
越来越多的所谓爱心助农的项目,不但无法帮助到广大农民,更是在抹黑他们的形象,更是在透支社会的同情和信赖。
有媒体就问过:爱心营销虽然能吸引更多的买家,但市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毕竟人不可能无限量吃某种水果。如果本来某种农产品本已供过于求,因为爱心营销,农民觉得种多少都卖的出去,又盲目扩大生产,那时再出现滞销怎么办?
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或许真到了管一管这种“助农乱象”的时候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早谈创业网立场,作者:小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aotuan.com.cn/10067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305511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